路邊撿到可樂「3人喝下接連喪命」 身體冒詭異粉斑!商店又出現「整箱巧克力」傻了:同個人幹的
路邊不知名的食物和飲料千萬不要亂碰,否則很有可能惹禍上身!日本歷史上三大懸案之一的「毒可樂無差別連環殺人案」,讓喝下路邊可樂的民眾因
此喪命,身上更冒出詭異粉色斑點,而直到現在兇手仍未被抓獲。
(圖為示意圖/KPLC)
1977年1月4日的凌晨剛過,有6名日本品川車站的員工剛剛下班,一起結伴回離車站不遠的宿舍。就在他們經過路邊的一個電話亭的時候,有一個女孩就在地上撿了一枚10日元的硬幣。錢雖然不多,但是她很高興,剛要站起身的一剎那,她又看到身旁還有一瓶沒有開封的玻璃瓶裝可樂,於是她順手撿起了那瓶可樂,然後站起身追上同事,並將可樂給了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個男孩子。
年齡最小的這個男孩子名叫檜垣明,當年只有16歲,正在上高中一年級。他並不是品川車站的員工,而是來車站做兼職的,他是新幹線一位員工的兒子。檜垣明接過可樂並沒有馬上喝,而是一路拿著回到了宿舍,到了宿舍隨手就放進了冰箱。由於大家隔天不用上班,所以就沒有馬上睡覺的意思,於是大家洗完澡後就跑到二樓的天台喝啤酒聊天。時間差不多到了1點多,檜垣明突然想起來自己剛剛在冰箱裡放了一瓶可樂,於是就跑下樓把可樂拿了上來,可是打開喝了沒幾口,就突然把嘴裡的可樂全噴了出來,並且趕緊用自來水沖洗口腔。
大家都好奇地問他怎麼回事,他告訴大家這可樂又苦又澀太難喝了。當時大家還以為是可樂過期變質,並沒有太在意。然而,就在大概5分鐘後,檜垣明的身體突然不斷抽搐,而且很快就失去了意識,於是大家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將他送醫。然後不幸的是,經歷了一夜的搶救也未能將檜垣明搶救過來,檜垣明於早上7點30分不幸去世了。
醫院覺得檜垣明的案子非常特殊,於是就在第一時間通知了警方。警方對檜垣明的屍體進行了屍檢,最終發現他的死亡原因是氰化鈉中毒。於是警方把他喝剩下的可樂也拿去檢驗,在裡面確實檢驗出了氰化鈉的成分,很明顯這是一起投毒事件。
我們都知道,氰化鈉是一種化學原料,在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但是同時它也是一種劇毒,只要很少量就可以致人死地。那麼到底是誰把投放了氰化鈉的可樂放在路邊害人呢?就在檜垣明死後不到一個小時,又有另一個人遇害了。
1月4日早上的8點15分,在之前撿到可樂瓶不遠的地方,又有一位男子倒在了地上,在他的身體旁邊還放著一瓶沒喝完的可樂,而從地上的嘔吐物來看,他剛剛喝了可樂。雖然有好心人把他送到了醫院,但是很遺憾的是,他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經過警方的檢驗,死因同樣是氰化鈉中毒,而在他喝剩下的可樂裡也同樣檢測出了氰化鈉的成分。
這已經是第二個人遇害了,但這一切還只是剛剛開始。警方當然也非常重視,即刻組成了200人左右的特別行動小組,對案發地及周邊進行了徹底的搜查。
在當天中午的時候,果然又在距離檜垣明他們撿到可樂的地方差不多600多米的一個商店門口,又找到了一瓶沒有開封的可樂。據商店老闆15歲的兒子說,他早就看到了這瓶可樂,可是由於當時有事要外出就沒有撿起來,還想著等回來了再撿起來喝的。幸虧警察及時趕到,不然這位商店老闆的兒子恐怕就要命喪黃泉了。
警方對找到的所有可樂都進行了化驗,發現每一瓶中投放的氰化鈉的劑量都不相同,但都遠遠大於其致死劑量0.15-0.2克。而且,附近的鄰居提供線索說,其實可樂瓶從上一年的11月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而且這些可樂瓶每隔兩三天就會換換位置,之前也有人撿來喝都沒事,但是這次就出事了。
根據這些資訊,警方做出一個可怕的判斷,兇手一直以來都在做測試,先是通過測試確定可樂放置在哪些位置更容易被人發現,而後又通過投放不同劑量的氰化鈉,藉此確定多大的劑量既可以保證可樂口感不變,同時又可以輕易致人死地。
事情發展到這裡,警方發現兇手是有計劃的高智商犯罪,危害很可能非常大,於是趕緊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向民眾大力宣傳提高警惕。很快,發生在東京的毒可樂事件就在全日本家喻戶曉了。
也許是媒體宣傳起了效果,東京這邊確實再沒發生有人中毒的事件。但是就在2月13日這天,大阪卻出事了。有一位中年男子在上班的路上經過了一個香煙售賣機,他在買香煙時發現售賣機上放著一瓶沒有開封的可樂,因此他順手拿回自己的公司。
同事們都勸說他不要喝這瓶可樂,因為大家都知道東京發生毒可樂連環殺人案,但是這個男子還是不聽勸說一口氣喝完。結果他剛喝完可樂就出現了中毒症狀,好在送院及時,也可能是這瓶可樂的投放劑量很小,他最終還是撿回了一條命。但後來該男在出院後卻選擇了結性命,其妻子稱丈夫事後因沒聽同事勸告感到後悔,造成社會騷動,羞愧之下才會輕生。
2月14日情人節,在這一天情侶們之間送一些玫瑰花、巧克力之類的表達愛意再正常不過了。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誰也想不到會有人在巧克力上做手腳害人。就在東京車站的一個地下商業街的樓梯口,一位中年男子撿到了一個箱子,箱子裡裝了滿滿40盒巧克力。由於之前發生的毒可樂案件在全日本非常轟動,所以這名中年男子擔心會有人投毒,所以就把這箱巧克力交給了警察。
但是警察認為這很可能就是某人丟了禮物,於是把這一箱巧克力送到了失物招領處。但是很長時間都沒有人來認領這箱巧克力,所以最終這箱巧克力就被送回了生產廠商。
生產廠商收到巧克力之後進行了檢查,發現每盒巧克力都有被拆過的痕迹,於是就對巧克力進行了化驗,化結果顯示這些巧克力都有氰化鈉的成分。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在每一盒巧克力都印了一句話:天誅驕傲而醜陋的日本人。
其實在2月14日這天,在另外一個車站神田車站的廁所裡也有人撿到了一盒巧克力,而且這個撿到巧克力的男子還吃了一些並暈倒了。隨即就被人送進了醫院,經過搶救並無大礙。
由於當時醫院只把這名男子的病例當作普通的食物中毒來處理,就沒有報警。所以,2月14日這天的兩起巧克力事件在當時並沒有被聯繫到一起。直到第二年警方才把兩起案件聯繫在了一起,並在第二個男子撿到的巧克力進行化驗,才發現裡面也還有微量的氰化鈉。
警方認定此前的毒可樂事件和後來的毒巧克力事件很可能是同一個人所為,但由於沒有找到進一步的線索,所以這一系列案件一直都沒有任何進展。而此類案件在日本的有效追訴期是15年,雖然警方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此案的追查,但是直到追溯期滿也未能順利破案,案件的兇手至今都逍遙法外。這起案件也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的三大懸案之一。
而毒可樂事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成為了全日本人心中的陰影,導致相當一段時間日本人連正常販售的可樂都不敢喝了。可樂廠商為了消除民眾心中對玻璃瓶的恐懼,改用了易拉罐裝。因為易拉罐一旦被打開就沒辦法再恢復原樣,所以就不必再擔心會被投毒的問題了,可樂在日本也才慢慢地恢復了銷量。
來源: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