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個颱風恐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根據《今日新聞》報導,2025年第一個颱風可能即將登場!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出現熱帶擾動99W,各大氣象預報系統顯示,這股擾動有望在未來幾天增強為熱帶低壓,進一步發展成今年第一個颱風的機率約50%。若真的生成,將被賦予「蝴蝶」(國際命名:Wutip)這個名字。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歐洲和美國的氣象預報模式都捕捉到這個熱帶擾動的動態。根據歐洲數值預報顯示,這個系統的路徑相當不明確,主要預測會通過菲律賓和呂宋島後往東北方向移動,但轉向的確切位置仍有很大的變數,是否會影響台灣目前還無法確定。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表示,4月底到5月初出現1至2個颱風其實不算特別。雖然颱風的生成受到多重環境因素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5月形成的颱風由於太平洋高壓強度不足,直接影響台灣的機會相對較低。至於這次的熱帶擾動是否真能發展成蝴蝶颱風,仍有諸多不確定性。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局

從氣象署的統計資料來看,每年1月至5月平均會有2.53個颱風生成。回顧歷史紀錄,1958年至今最早出現的第1號颱風是2019年元旦生成的帕布,最晚則是2000年12月30日的蘇力。而歷年來最晚形成的第1號颱風是1998年7月9日的妮寇兒。颱風生成數量方面,1964年創下單年37個的最高紀錄,2010年則以14個寫下最低紀錄。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