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跑步一年!男子沒瘦「反而得肝病」嚇壞 醫生「揪出一惡習」嘆:再不改就晚了
大朋一直對自己的身材不太滿意,肚子上的贅肉越來越多,體檢各項指標也亮起紅燈。看著體檢報告,大朋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
從那天起,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跑步計劃,每天清晨,當城市還在沉睡,大朋就已經穿上跑鞋,奔跑在街道上。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寒風刺骨的冬日,他都從未間斷。
就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年,大朋滿心期待著能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然而,當他再次站到體重秤上時,卻發現體重絲毫沒有下降,這讓他感到十分困惑。不僅如此,最近他還總覺得渾身乏力,食慾也大不如前,右上腹偶爾還會隱隱作痛。
帶著這些疑問和擔憂,大朋來到了醫院。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面色凝重地告訴他,他患上了酒精性肝炎。這讓大朋徹底懵了。他怎麼也想不通,自己堅持跑步這麼久,怎麼還會得這種病呢?
醫生耐心地詢問他的生活習慣。聽到醫生的詢問,大朋這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習慣 —— 酷愛喝酒。平日裡每天都要喝上幾杯,遇到了生意應酬,與客戶或朋友聚餐,每次都少不了喝酒,而且一喝就容易過量。
醫生嚴肅地向大朋解釋,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臟進行代謝。像他這樣長期過度飲酒,會讓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不堪重負。酒精在肝臟中被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乙醛具有很強的毒性,會直接攻擊肝細胞,破壞肝細胞的細胞膜、線粒體等重要結構,干擾細胞內的正常代謝過程,引發炎症反應。長期積累下來,肝臟就會出現發炎、腫大的症狀,這就是他患上酒精性肝炎的原因。
醫生還提到,酒的熱量相當高。每克酒精能提供 7 千卡的熱量,比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熱量都高。大朋每次過量飲酒,攝入的熱量遠遠超出了他通過跑步消耗的熱量。這就導致他一邊辛苦跑步,一邊卻因喝酒不斷補充大量熱量,體重自然降不下來。
醫生強調,跑步雖然是健康的運動,但過度飲酒對肝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太大,僅靠跑步無法抵消。
從醫院出來後,大朋暗暗發誓,一定要徹底戒酒,好好調養身體,重新找回健康的自己。
一、酒精的危害
酒精被視為肝臟的 「頭號敵人」,這一觀念已被廣泛認可。肝臟作為人體至關重要的解毒器官,約 90% - 95% 的酒精進入人體後,都主要由肝臟負責代謝處理 。
然而,長期飲酒對肝臟而言是沉重的負擔。據統計,每天攝入酒精量超過40 克(約合三兩 50 度白酒),持續 5 年以上,約 40% 的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肝細胞受損 。即便適量飲酒(女性每天不超過 15 克酒精,男性不超過 30 克酒精),長期累積下來,也會對肝臟產生不可逆的威脅。
特別是對於已有脂肪肝問題的人群,酒精的危害更為顯著。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若繼續飲酒,肝臟炎症加重的幾率比正常人高出約 60%,進而導致肝功能進一步受損,甚至有高達 15% - 20% 的患者可能在數年內發展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患肝癌的風險相比正常人增加約 10 - 25 倍 。
不僅僅是肝臟,酒精對我們的神經系統也帶來了潛在的損害。酒精對大腦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頻繁飲酒會損傷神經元。有研究發現,長期酗酒者大腦中的神經元數量會比正常人減少約 10% - 15%,這直接削弱了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相關數據顯示,長期飲酒人群在記憶力測試中的得分,相比不飲酒人群平均低 20 - 30 分,甚至可能導致智力下降。這種神經損傷是緩慢而隱蔽的,常常在人們未察覺時已悄然發生。
長期飲酒的人常常也會發現自己的生活質量在下降。酒精不僅讓人產生瞬間的愉悅感,更容易令人產生精神依賴。據調查,約 70% 長期飲酒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依賴,這種依賴反過來又會影響到人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
一旦形成習慣,飲酒便不再是單純的社交行為,而成為影響健康的障礙。若不及時覺察和控制,酒精對身體和生活的消極影響將愈演愈烈。
二、運動與酒精的衝突
不少人認為適量飲酒和運動可以並存,然而,這種看法卻忽視了酒精和運動之間的潛在衝突。事實上,酒精會顯著干擾身體的肌肉恢復進程。每當我們進行跑步等運動時,肌肉纖維會受到微小的損傷,需要通過充足的時間和良好的營養進行修復。
然而,酒精的攝入會減少合成肌肉所需的重要激素的分泌,並抑制身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研究顯示,飲酒後,合成肌肉所需的睾酮激素分泌量會降低約 30% - 40%,身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也會下降 20% - 30%。
這就意味著,在飲酒後進行運動,身體恢復的效果將大打折扣,長期如此,運動表現可能會削弱約 15% - 20%。
此外,酒精對內臟器官的負擔也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肝臟,作為體內代謝酒精的主要器官,面臨著雙重壓力:一方面要處理酒精帶來的毒素,另一方面又要應對運動后產生的疲憊和損耗。有研究表明,酒後運動的人,肝臟承受的壓力比正常運動時增加約 40% - 50%,這樣的壓力累積無疑會對肝臟造成額外的傷害,增加潛在風險。
同時,酒後運動還會增加身體脫水的風險,這是因為酒精具有利尿作用,會加速體內水分的流失。飲酒後進行運動,體內水分流失速度比正常運動時快約 30% - 40%,這種狀態下進行運動,會導致鈉、鉀等電解質的失衡。
數據顯示,因酒後運動導致電解質失衡的人群中,約 10% - 15% 可能誘發心臟和腎臟問題,並給長遠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因此,想要追求健康生活,飲酒和運動二者必須要慎重平衡,而非一味地追求兼得。這不僅關係到運動效果,更是對長久健康的一種負責。
圖/翻攝自 中時新聞網
三、健康生活的平衡
實現真正的健康需要全面而系統的規劃,單靠運動不足以保證身體的良好狀態。雖然堅持運動能夠增強體質、提高心肺功能,但若忽視其他生活習慣,只會事倍功半。
健康的基礎不僅在於每日的鍛煉,還需從飲食、作息和生活方式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
(1)合理的飲食是根基
控制飲食中的脂肪和糖分攝入,多攝入富含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既能幫助維持健康體重,還能增強免疫系統,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
據研究,每天膳食纖維攝入量達到25-30克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比攝入量不足15克的人群降低約30% - 40%;每日保證攝入足夠維生素 C(75 - 100 毫克,約一個橙子的含量)的人群,普通感冒的發生率降低約 20% 。
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攝入同樣關鍵,過量攝入脂肪和糖分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風險,數據表明,每日脂肪攝入量超過總熱量 30% 的人群,肥胖幾率比正常攝入人群高約 50%,長期高糖飲食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是健康飲食人群的約 2 - 3 倍。
(2)規律的生活作息至關重要
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可以有效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尤其能幫助清除大腦中的毒素,增強記憶和學習能力。每晚保證 7 - 8 小時高質量睡眠的人,大腦中的毒素清除率能達到約 80% - 90%,在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測試中的表現比睡眠不足 6 小時的人平均高出約 35%。
每日保持一定的休息時間,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可以使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研究發現,長期熬夜(每晚睡眠不足 6 小時且經常晝夜顛倒)的人群,身體免疫力下降約 20% - 30%,患心血管疾病、抑鬱症等疾病的風險大幅上升。
(3)積極戒除不良嗜好
長期飲酒對肝臟和其他內臟器官的損害不可忽視,其不僅會加重脂肪肝,也可能誘發更嚴重的疾病。如前文所述,長期飲酒帶來的健康風險巨大。
而吸煙同樣危害重重,吸煙者患肺癌的幾率比不吸煙者高出約 10 - 20 倍,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增加約 2 - 4 倍。
戒除煙酒等不良習慣,能顯著降低多種慢性病的發生風險,為身體提供一個更健康的內部環境。
有數據顯示,戒煙 5 年後,患肺癌的風險可降低約 50%,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能明顯下降;成功戒酒一年後,肝臟功能會有顯著改善,患肝臟疾病的風險也會隨之降低。
只有將運動、飲食、作息等融為一體,並積極改正不良嗜好,才能真正達到健康的目標。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需要持續的努力和保持。
四、防患於未然
這件事不僅是大朋人生的轉折點,更是給我們所有人敲響的警鐘。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任何不良習慣都可能成為隱藏的殺手。
我們不能只關注單一的運動或表面的努力,而忽視了生活中那些潛移默化影響健康的因素。
吸取教訓,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摒棄不良習慣,以健康的生活習慣為基石,開啟真正的健康人生。
文章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