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最大的悲哀,並不是沒錢,而是遇到這三種媽媽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天大的謊言。」

一開始,我聽著這話很不認同,也很彆扭。父母愛孩子,這是最無私的愛。

就算是慈禧太后,也在孩子面前,降低身份,耗盡精力——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隨著年紀的增長,經歷的事情多了,慢慢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分成很多種。

總有一些愛,就像無形的牢獄,囚禁了孩子。孩子使勁飛,人可以離開牢獄,心卻飛不出去。

錢沒有了,可以去打工,可以賺回來。但是愛的作用力,卻是一輩子的,傷人於無形,最難受。

以下三種媽媽,需要反思自己,別愛得太用力了。


Advertisements

01

非常貪財的媽媽,養不出富有的孩子。

捫心自問,媽媽逼著孩子有出息,有沒有私心呢?

若僅僅是讓孩子有出息,然後自己賺錢,持續致富,那媽媽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若媽媽認為,孩子有出息之後,就得供養父母一輩子,還給其他的孩子一系列的好處,私心就暴露出來了。

需要孩子反哺,這是人之常情。畢竟,烏鴉也有反哺的行為。人也要積穀防饑、養兒防老。

反哺的頻率和資金、感情、精力的限度,也是不得不考慮的。畢竟,孩子長大之後,需要顧及自己的小家庭、大家庭,不能只是顧及大家庭。

出生在江蘇的王永強,父母想盡辦法,讓其讀書,還考上了北大。

走出校門,拿到了工資,王永強毫不猶豫就寄了一些給父母。

王永強和妻子準備去日本深造,但是母親沒有答應。不得已,王永強承諾母親,從日本回來,就幫家裡蓋一棟房子。

Advertisements

之後,父母開始無休止地索要錢財,導致王永強和妻子離婚,母子也反目成仇。

母親郭巧娣病重的時候,王永強也沒有回家,心狠之處,恰是心酸之處。

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貪財模式」,應該是孩子結婚時,關於聘金、房子的問題。

作為女兒的媽媽,應該為女兒的婚姻把關,希望女兒不愁穿不愁吃。

媽媽索要高價的聘金,苛求准女婿買房,在婚宴上,體現非常闊綽、氣派,明顯就是不對的。

也有一些媽媽,把孩子的銀行卡拿走,找藉口把錢挪走,耽誤孩子進一步投資興業。

好媽媽,一定會教育孩子,勤儉節約,還會幫助孩子存款。若是自己有退休金,多半會讓孩子持續感受到父母的滋養。


Advertisements

02

控制欲太強的媽媽,養不出自立的孩子。

作為媽媽,在孩子面前,有這樣的一種想法——孩子就像糖果,含在嘴裡怕化了;孩子就像雛鳥,放在手裡怕飛了;孩子就像玻璃,走起來怕摔了。

媽媽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就是孩子去讀書,也無微不至地照顧,類似於伴讀的書童;還像保姆一樣卑微。

孩子讀大學了,媽媽還請了保姆,幫孩子洗衣服、鞋子,整理床鋪。

孩子工作了,媽媽就馬上去陪伴。

一系列操作,只會培養出花花公子、刁蠻公主。

媽媽的愛,更有可能,讓孩子無法有自己的主張,只能保持「乖乖」的樣子,人生自然就毀掉了。

隨著孩子的長大,越來越有自己的主張,但是媽媽不同意,因此一次次受挫。孩子的理想,根本就走不出家門。

知乎上,有一位匿名網友,分享了自己高考的故事。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